每一年,我們服務逾萬名處於親密暴力下的婦女與未成年兒少,

87%受暴婦女接受服務後降低暴力風險,或者脫離暴力環境。

96%婦女接受司法服務後,提升人身安全危機因應,及主張自身法律權利的能力。

人身安全

經濟困難

法律援助

生活重建

居住資源

子女照顧

看更多
人身安全
與服務對象擬定人身安全計畫。
法律服務
提供被害人法律諮詢、開庭前中後的協助,減緩其壓力與焦慮。
居住資源
提供不同形態、短中長期各類階段性的居住資源。
經濟安全
提供就業準備支持、職涯發展等服務,並提升財務知能。
生活重建
以居住服務、經濟自立、關係修復為核心,提供陪伴輔導與資源。
子女照顧
提供情緒支持、親職諮詢與就學就托等資源,緩解照顧壓力、促進親子關係。

人身安全

社工依據不同的問題與需求進行評估,與服務對象擬定安全計畫,如:暴力起因、暴力發生時、發生後之處理方式,以獲得人身安全基本保護。

法律服務

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必要時協助聲請民事保護令,並提供開庭前中後的協助、安全之會面場所,保障當事人司法權益與減緩壓力、負面情緒反應。

居住資源

提供緊急短期或中長期安置資源,給予情緒支持,在社工的陪伴下,進行創傷修復、個人價值充權,並視需求轉介勵馨「多陪一里路服務」來重建生活。

經濟安全

透過準備性、支持性與適性就業服務,經濟培力服務對象,協助提升就業信心與能力、覺察自我優勢,陪伴探索及規劃職涯發展,促進財務安全。

生活重建

提供各面向的服務與資源,如經濟與居住資源、就業服務、建立與修復人際網絡等,增加服務對象自立生活的可能與穩定性。

子女照顧

勵馨陪伴服務對象討論正向的人際互動模式,並提供情緒支持、關係輔導與托育資源,減緩照顧壓力,並找到適宜的養育方式。

持續努力的階段性目標

持續關注、宣導與倡議,提升環境友善度

每年預計辦理 100 場以上宣導活動,並致力推動友善司法,及居住資源社區化與多元化
現今社會對家暴仍存有迷思,導致求助過程遭受不友善對待。另據統計,庇護安置扶助僅佔保護扶助的 0.96%,可見住宅資源的落差程度

提升子女權益之保障程度

推展社區家事商談,以父母離異但教養不離分的模式,成為合作式父母
據2020年戶政司統計協議離婚高達 85.2%,但僅有形式與程序上的規定,難以確保其子女利益是否受到保護

協助被害人順利回到職場,邁向經濟獨立

提供就業服務、財務知能課程等,平均每月能協助 260 位個案邁向經濟自立
許多被害人因離開職場許久,少有儲蓄及資產累積,且社會福利資源難以長期扶持,在脫離扶助後難以維持自立生活的穩定性
服務內容
受暴婦女支持性服務

受暴婦女支持性服務

我們透過多元管道與服務模式,以期能在跨系統合作中,盡可能接住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與家庭暴力的婦女。

2004年起陸續在新北、苗栗、台中、南投、雲林、台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與台東等十一個縣市,提供親密關係暴力/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其中六個縣市亦提供通報案件評估諮詢服務。社工透過電話或面訪關懷家暴被害人,協助瞭解相關權益與家暴因應方式,提供所需資源連結,並視被害人的意願及需求,啟動後續支持性服務。

面對危機期的求助者,勵馨基金會的服務重點在於及時回應婦女當下需求,她們通常都剛遭受暴力,身心安全處於不穩定狀態,而專業社工輔導和即時的關懷支持,能強化婦女的求助意願,並建立社工與婦女間的合作關係。

 

透過電訪或面訪執行安全評估,進一步制定被害人安全計畫;同時依據婦女需求,提供司法、醫療,及緊急庇護安置等服務,增強其自我意識,和使用社會資源的能力。

婦女庇護與居住服務

婦女庇護與居住服務

離開暴力,是許多婦女選擇走向嶄新生活的關鍵一步。

這條重新找回自我、穩定自立的道路,或許充滿挑戰,尤其當妳還帶著孩子時,更需要一份堅實的支持。我們理解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與力量。但在這裡,妳不再孤單。

在庇護家園裡,專業社工與生輔員是婦女最堅實的後盾。他們依據個別需求,協助婦女討論人身安全、自我照顧、生活能力、親密關係、親子互動及未來就業等議題。透過教育性、輔導性與生活性團體活動,婦女們得以建立起互相理解、共同成長的支持網絡不再感到孤單,並逐步為重返社區生活做好準備,邁向嶄新的未來。

居住是婦女能否順利開啟新生活的至關重要因素,因此勵馨提倡多元的居住服務,受暴婦女在不同的狀態下,都應有合適的的居住資源。目前勵馨基金會自辦與承接政府委託,於台灣共有3處緊急短期庇護家園、4處中長期庇護家園,以及3處獨立家屋,依據婦女的危機程度與需求,提供不同型態的庇護與支持。

以往,庇護服務為確保人身安全而強調保密,卻也常讓受暴婦女無形中感到孤立。勵馨基金會瞭解在不同庇護階段,庇護所需要不同的功能設計,以回應受暴婦女即將在社區展開新生活的各項需求。

因此,勵馨基金會發展出緊急短期庇護、中長期庇護,以及獨立家屋等服務工作,讓庇護服務不只是提供居住住所而已,同時也能在社區中扮演支持的角色。

目睹兒少服務

目睹兒少服務

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或許沒有直接受到傷害,但心中仍會留下傷口,身心成長與人際關係都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勵馨自2008年開展目睹暴力兒少服務「向日葵小屋」,從台北、台中、高雄為起點,至今拓展至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南投、雲林、台南、屏東、宜蘭、花蓮、台東等縣市。以兒少、成人、家庭及社會四個面向,用愛撐起保護網,讓社會大眾看見童年逆境對孩子的影響,協助兒少修復童年逆境造成的創傷。

面對目睹家庭暴力兒少,我們希望能提升孩子抒發目睹暴力經驗及感受、情緒辨識與表達,提升其與家庭內在資源,修復親子關係及提升親子能力,以及打造專屬目睹兒少服務的實體空間。

因此我們設置「向日葵小屋」,以創傷知情的眼光陪伴受傷的孩子得到療癒,給予目睹暴力兒少一個可信任的安全空間;並成為家庭與社區的支持據點,共構創傷知情的滋養環境,提供孩子成長茁壯的力量,促進目睹暴力兒少的心理健康。

司法服務

司法服務

當受暴婦女透過司法途徑保障人身安全、帶著子女離開暴力關係,往往需經歷一關又一關司法程序,過程中還會經歷相對人言語威脅與恫嚇,觸發內心對受暴的恐懼和傷痛。勵馨從長年的服務經驗中看見需求,自2003年陸續駐點於地方法院的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家事事件服務中心,就近與即時提供服務,保障婦女尋求司法途徑時的權益。

對於不熟悉司法的受暴婦女,社工除了解說保護令內容、說明法律程序、協助撰寫訴狀、整理證物等,也連結律師提供法律諮詢。社工並藉由會談瞭解婦女受暴情形、危機程度及資源系統等,適時給予情緒支持、需求評估,並討論人身安全計畫,降低家庭暴力再次發生的風險。

讓受暴婦女在法律程序與開庭時,能主張自身的權利,是勵馨基金會司法服務的主要目標之一。

但此前時常需要許多事前準備,協助婦女理解司法程序與法庭的審理邏輯,以及克服出庭時可能遭遇相對人報復的恐懼。社工除了開庭前的會談,也實際陪同婦女及其未成年子女出庭到安全離開法院;開庭時社工協助婦女與法官雙方的溝通,讓婦女能完整陳述意見,適時維護婦女的權益。

婦女就業服務

婦女就業服務

勵馨基金會受暴婦女就業輔導服務提供一對一諮詢,陪伴解決婦女發展就業時會遇到的困難,像是經濟壓力、子女托育、法律訴訟、人身安全、身心創傷等,進而提升婦女的就業機會與能力。

同時我們積極開發與連結友善職場,提供就業媒合;並規劃微型創業基金,讓婦女就業有更多元的發展模式。

 

我們依據受暴婦女的家暴歷程發展出「階段性就業服務」模式,由專業就業社工提供受暴婦女「準備性」、「支持性」與「適性」等深度就業服務。

他們的故事
媒體報導
近期倡議
相關研究

在地服務資源

Local service resources

請點擊相關分所獲得詳細資源說明

*各分所可能因地區不同,提供服務不盡相同,詳情請致電洽詢各地方服務中心

讓婦女脫離暴力 給孩子無暴力環境
Promoting a Culture of Peace and Non-Violence for Women and Children

受暴婦幼生活重建多陪一里路

度過暴力危機後,如何生存?受暴婦女脫離暴力家庭或安置家園後,生活變成了一場單打獨鬥的拚搏,月薪大多落在2萬以下,薪水除了付房租,還要負擔孩子的托育費、學費、生活費等,往往脫離暴力後,就會落入貧窮的處境。因此勵馨希望能陪伴婦女適應脫離暴力後面臨的住宅、經濟、自我關係等困境,陪伴婦女及兒少多走一里路,邁向穩定的自立生活重建之路。

幫助目睹暴力兒少,迎向陽光綻放笑容

台灣每年約有7萬名孩子暴露在家庭暴力之中,目睹兒雖然不一定直接遭受暴力,但在目睹家人受暴的過程中,傷害也烙印在孩子的心裡。勵馨基金會成立「向日葵小屋」,給他們一個溫暖安全的空間接受專業服務,幫助他們能早日從暴力的害怕中走出來,迎向陽光。

親密關係暴力/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 - 服務據點

台北勵馨

性侵被害人支持性服務、蒲公英諮商輔導

1994年成立臺北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是全國第一個致力於性侵害療癒的專業心理諮商輔導中心。服務初期關注服務對象因性侵害事件衝擊之心理及社會適應不良狀況,著重社會資源服務的整合、重要他人關係的重建及權益倡導等;中後期聚焦於服務對象之內在議題,提供更細緻化與個別化之服務,陪伴長出其內在力量,用新的眼光及態度走出創傷的影響,建立對未來的盼望。

2014年開展性侵被害人支持性服務,關注18歲以下的性侵害事件被害人。

被害人支持性服務
法律服務
創傷復原與心理諮商
關係修復
生活重建(含就學與就業協助
多陪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