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理解受傷孩子的遭遇,創傷知情化作服務能量

朋友看到蟑螂會一直尖叫?或者接到某人來電就會暴跳如雷?這些比較強烈的反應,或許有點難理解,其實這些可能都來自於
閱讀全文

耕馨家園料理時光

今年5月中旬疫情蔓延前,少女放學回到耕馨家園,看到家園生輔姊姊在廚房準備晚餐時,少女總習慣走到廚房問:「姊,今
閱讀全文

新冠肺炎日日進逼,兒少安置家園如何因應? 勵馨:還好我們是一起度過的家人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邁向第三年,兩年多下來,我們似乎已經習慣戴口罩的日子,大家的神經隨著疫情的
閱讀全文

當大人學習放權,孩子才能真正充權:台灣兒少安置機構實踐CRC 的可能

「我從前是難過的,但經過安置的歷程,我出去是開心的。」一名住在蘇格蘭兒少安置機構的孩子,自己寫了劇本做成小短片
閱讀全文

我是一隻小小鳥:臨界心智障礙青少年的求職困境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   既沒有身心障礙證明,
閱讀全文

勵馨想想:當孩子戀愛時——愛與牽絆

好奇,是高牆上的一扇窗。 國二的白白,和同班的男朋友發生了性行為,在與同學言談間,被學校老師知道而被通報,因為
閱讀全文

【社工馨語】看見青少年就業服務工作中的細膩與層次

勵馨自2009年開始推展「青少年就業服務方案」,而我們透過10 年的實務工作累積許多經驗與觀察。  
閱讀全文

【議題觀察】為不利處境兒少提供一個安全的職涯探索路徑

探索自我的定位   隨著晚熟世代的到來,多數人進入獨立自主的成年期時間延緩而漫長,有學者指出「探索自
閱讀全文

當我們的善意,成為老闆惡意剝削青少年的工具……

經歷過多次求職遭拒後,小毛興沖沖打電話來告訴我:「姐姐!我找到了一個在牛排店的工作機會喔!這樣我就可以幫忙媽媽
閱讀全文

被忽略的一角:從弱勢青年求職困境看見制度之侷限

17歲的小米在單親家庭長大,為了賺取生活費,從16歲開始便積極找尋工作機會。但因自身有邊緣智能障礙的狀況,在求
閱讀全文

【時事觀察】「在學小媽媽」破千人? 數據解讀錯很大

日前教育部公布〈各級學校學生懷孕事件彙報統計〉後,媒體便紛紛以「106學年女學生懷孕破千人 休學率4成5」、「
閱讀全文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