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3
|

被性騷擾了 我該怎麼辦?

撰文/蕭淳方(公民對話處 媒體組 專員)

今(2023)五月底,由政壇開始引發一連串揭露性騷擾的台版 #METOO 運動,讓「性騷擾」瞬間成為熱門關鍵字,在大量的關注與討論下,不乏有人提問,性騷擾的定義是什麼?自己或親友遭遇性騷擾,又該怎麼辦呢?

 

什麼是性騷擾?

性騷擾的構成認定包含了「主觀感受」和「客觀認定」。

 

主觀感受」的意思是,一切不受到歡迎的、與「性或性別」有關,「違反當事人意願」讓他感到不舒服,或覺得被冒犯、被侮辱的言行舉止。甚至影響當事人就學就業,或影響日常生活,這些情況都可能構成性騷擾。

 

客觀認定」指相關的客觀證據、以及這件事在社會共識中,是否也會認為是一種不舒服或冒犯。同時,還需要考量到事發情境。

 

值得一提的是,嘲弄他人外貌、身材或性別氣質等「性別歧視」,或探詢他人性隱私,也是一種性騷擾。

 

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遭遇性騷擾的當下,大多數人會覺得錯愕,沒有辦法馬上釐清發生什麼事,也可能會擔心是自己反應過度,誤會行為人的意圖。但是,請相信自己第一時間的感覺,如果當下環境是安全的,可以說出來制止對方:「你的行為/言語讓我感到不舒服。請你不要再這樣做了。」讓對方知道,他的行為是一種冒犯,已經違反了你的意願。正面回擊騷擾者的行為很不容易,但這在於停止騷擾行為和作為紀錄事證卻非常有幫助,建議透過書面或社群平台等能留下紀錄的方式進行。

 

如果行為持續,當事人可以選擇申訴。若事件發生在職場上「執行職務」時,可用《性別工作平等法》向「雇主」提出申訴;若發生在校園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向校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申訴;若非發生在職場或校園,可依《性騷擾防治法》報警或向社會局申訴。

 

申訴前,首先要做的是「保存證據」,雖然往往因事發突然,很難即刻錄音錄影蒐證,但可以透過事後調閱監視器,傳送LINE/E-MAIL給行為人,訊息中載明「人、事、時、地、物」,取得對方回應以做為證據,若行為人有傳送騷擾的文字訊息或圖片,也請保存下來。

 

也可告知身邊信任的親友,告訴他們「你發生了什麼事、事件對你造成了什麼影響」,除了尋求他們的支持,這些對話也可以在日後可做為證據。如果對方是慣犯,在他接近你時,就可以作好隨時錄音蒐證的準備。

 

性騷擾帶來的巨大身心衝擊,可能讓當事人無法馬上踏入申訴流程。這時候,請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走過這段歷程。可以先撥打113保護專線,或是向勵馨基金會等NGO,和專業人員討論後續事宜。

性別平等教育法 性別工作平等法 性騷擾防治法
適用場域與情境 常見、但不限於校園 執行工作的場域或情境 不適用於前兩部法則的範圍或事件
雙方關係 其中一方是學生,另一方為學校的學生、教職員、志工 .雇傭關係

.同事關係

.被害者執行工作、實習、求職時接觸對象

雙方不存在特定關係
第一層申訴 行為人所屬學校 被害人所屬公司 .行為人遭申訴時所屬的單位或雇主

.警局

申訴時效 無時效限制 無時效限制 事件發生後一年內

 

性騷擾 求助管道

衛生福利部 113保護專線

勵馨基金會 諮詢專線 02-8911-5595

勵馨性騷擾服務專線 04-2223-9595。屏東服務專線08-733-0955分機31

現代婦女基金會 性騷擾防治/性別友善職場諮詢專線:02-2351-2811

婦女新知基金會 諮詢專線 02 –2502-8715

婦女救援基金會 服務專線 02-2555-8595

法律扶助基金會 法律諮詢專線02-412-8518轉2再轉5

 

我的親友被性騷擾了,我可以怎麼陪伴他?

重要他人在陪伴當事人時,可以掌握幾個要點,除可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外,亦能給予當事人心理支持。

 

一、真誠地傾聽及同理

當事人願意訴說其創傷經驗前,往往有許多的掙扎,所以充分地「信任」與「接納」當事人說出的任何感受與想法,是很重要的。

⠀⠀

二、不要指責或任意評斷

若當事人的感覺受到否定,或被質疑有沒有抵抗或拒絕,,可能會更難真實地面對創傷經驗。請一定要記住真正需要被譴責的是加害人,絕對不是被害人。

⠀⠀

三、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性,別對當事人的復元期程存有預設立場

別急著催促當事人說出事情經過,也別覺得當事人透過專業協助就能快速復元,更不要對當事人說:「事件過去那麼久了,你該放下了。」每個被害人的創傷反應及復元歷程皆不同,尊重當事人的步調和選擇,是最重要的事。

 

勵馨基金會提醒每一位性創傷的當事人和重要他人,不管是否選擇申訴,請不要忘記「好好照顧自己」,更不要自己承擔這些傷痛,「求助」,讓創傷有機會被修復。

 

 

看了有關性騷擾的報導或討論 我感到好不舒服 該怎麼辦?

#METOO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媒體持續追蹤報導,網路上也頻頻討論,然而媒體社群作為公民權益的捍衛者,雖然能持續監督讓政府須當責的回應事件與修改政策法律,不過海量的性騷擾資訊與事件,也可能讓一些朋友開始覺得不安、感到焦慮。或許因為你有過相關的創傷經驗,也可能是最近的事件讓你產生同理或共感,覺得內心好不舒服……

 

中止吸收外來資訊 以關照自己身心為優先

如果你開始出現這樣的感覺,甚至已經影響了日常生活,沒辦法好好的吃飯,或開始失眠,那麼請你停下來,先不要關注相關資訊,我們先讓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先維護自己的身心,做一些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事,畫畫、聽音樂、追劇、看書、運動,或是吃一頓自己喜歡的菜色,讓身心沉澱下來。

 

你也可以找信任的朋友聊聊最近的情緒,如果不想對朋友說,也可以撥打衛生福利部的安心專線,以手機或市話直撥 1925,和接線人員分享你在生活上或情緒上的困擾;若目前正在諮商中,就和諮商師聊聊最近事件對你帶來的影響;也可以求助身心科,讓醫師協助您緩解。

 

讓我們一起好好安頓自己,度過這場身心的風暴。

 

我曾經被性騷擾,但我說不出口,該怎麼辦?

METOO,是一連串的訴說。近日的事件讓有些人終於能開口,說出自己經歷的傷痛,也因此引發更多人重視。直視傷口真的不容易,況且很多時候,傷口甚至無法結痂。

⠀⠀

有很多受傷的心,還在嘗試修補,不管是回想或訴說,都還難以承受。我們想告訴你,沒關係、不要急,你會聽見其他人說:「要勇敢站出來」,但是,不是只有公開陳述才叫勇敢;其實,能夠好好生活每一個當下、每一個今天的你,就已經足夠勇敢了。

 

每一位創傷者需要的療癒時間與歷程都不相同。性暴力所造成的傷害,並非只有事件帶來的性創傷本身;被害人及其重要他人的身心、生活、親密與人際關係等,都會連帶受到長期的影響。為回應性創傷被害人及其重要他人的需求,我們提供社工專業輔導與評估,並連結司法、醫療、經濟、心理諮商等資源,協助被害人穩定身心與日常生活,陪伴其共同面對創傷危機與未來的療癒歷程。

 

最後,勵馨還是想再呼籲一次,請不要自己一個人承擔這些痛,如果你願意,請與我們聯繫,勵馨的社工與諮商師會陪伴你,一步步探索、找回自己,走上修復創傷的路。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