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撐起安全的防線,我們還能做的更多

{{#subject}}

勵馨基金會電子報第1100期:20241021

從法律到教育,從家庭到社會,共同守護兒少的權益與成長環境

為孩子撐起安全的防線,我們還能做的更多

偷拍兒少判無罪?!誰來撐起孩子的安全防線

一天之內在國小廁所偷拍八次,卻判無罪?這樣的判決引發熱議。

 一名施姓男子在國小廁所,偷拍到兒少臀部、下體私密部位影像,檢方依涉犯《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起訴。台南地院審理後,認定施男與被害人間無性互動,亦未藉權勢脅迫,不構成性剝削,加上被害人未提告妨害秘密,所以判施男無罪。
台灣已將《兒童權利公約》「內國法化」,法院在審理兒少相關案件時,應確保公約的精神得以實踐。在這樣的框架下,偷拍兒少私密部位的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孩子的性隱私,難道還不足以構成《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所定義的「兒少性剝削」?

保護孩子免於網路性剝削傷害,家長該怎麼做

近年來,「創意私房」等重大數位性影像犯罪案件,揭露了網路世界中兒少受剝削的嚴重性。2024年上半年,台灣的兒少性影像案件通報數已超過1500件。
⠀ ⠀
家長常擔心孩子會被「陌生網友」欺騙,但對於數位時代成長的孩子來說,網路與現實的界線早已模糊。
家長眼中的「陌生網友」,對孩子來說可能是聊得來的朋友。網路的匿名性讓孩子在網上更容易敞開心扉,這樣的信任有時會讓他們誤信對方,最終落入剝削陷阱。
而兒少性影像剝削的管道,更不只有「網友誘騙」……。

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 阻斷惡狼再犯機會

「在2023年性侵害通報中,有55%受害者是兒少,其中有172件加害人是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志工、學校教師、幼兒園老師、安親班、才藝班老師、教練、家教等。正如我們近年看到的重大兒少案件,只要有一件,都讓人無法忍受!」
4/2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兒少保護漏洞百出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 阻斷惡狼再犯機會】記者會,齊聲要求衛福部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所有接觸兒少的工作者都需事先查核申請,以補足現行不適任資料庫的六大漏洞。
王副執行長除了提出數據,強調推動「兒童工作證」的重要性外,也指出這類性侵案件具有特殊性,其行為隱藏在日常教育活動之中,難以引起外界的注意。

放下性平領先全球的神話,我們還能做的更多

教育部自2022年起,將每年的4月20日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日」,而近年來,台灣在全球性別平等排行均在全球前十。
但在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後,台灣的性平發展仍隱藏著不少斷裂與停滯。
例如在校園中,性別平等教育仍存在諸多不足。無論是在課綱設計、教材內容、上課時數,或是師資培訓層面,皆有改善空間。
學校的教學現場與真正理解並接納性別多樣性,還有一大段距離,也讓多元性別族群學生,特別是跨性別與非二元性別者處於社群邊緣,他們不僅被忽視,還可能面臨日常的歧視、霸凌,甚至是制度性暴力。

請不要沉醉於「亞洲第一」的光環,而忽略了那些仍無法獲得應有保護與支持的孩子。

打造讓青少年參與決策的性教育課程

「你會和家長討論性相關話題?還是會和同學朋友討論呢?」
幾乎沒有人選擇家長,因為對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探索性的不僅是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好奇,還有一個重要面向是「渴望與他人建立與維繫關係」。
⠀⠀
對青少年來說,比起維繫親子關係,他們更在意如何能跟同儕當朋友、如何能繼續維繫良好友誼,以及如何發展親密關係。
由此可見在校園提供合宜性教育的責任與必要,在校園討論性的關係層面,才能真正回應青少年的需求。

本月徵信/活動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23143新北市新店區順安街2-1號1樓

電話:02-8911-8595 傳真:02-8911-5695

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國際授權條款釋出

你曾經訂閱這封電子報,如果不想再收到可以選擇 ${UNSUBSCRIBE}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