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害 |
![]() |
勵馨基金會自1991年起開始關注性侵害受害者,不但採取個案管理模式,提供情緒支持、經濟、就學/業、陪同出庭等服務,亦積極承接衛生福利部及各地方政府的性侵害被害人後續處遇服務方案,透過與政府單位積極地合作,協助性侵害被害人獲得立即協助。
服務理念
|
•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自主權,我們認為性暴力最主要來自權力和控制,是對他人性自主權的剝奪。
• 我們藉由尊重、充權、經驗分享,支持倖存者。
• 我們主張倖存者應獲得司法正義與身心靈修復。
|
服務定義
|
凡是任何違反個人意願,而涉及性的意涵之行為,均被視為性侵害,嚴重的性侵害行為包括:強迫性交、口交、性器官接觸、性猥褻等,其他輕微的包括:展示色情圖片、口語上的性騷擾、強迫觀賞色情影片、不斷撫摸女(男)性身體、窺視等,都屬於性侵害的範圍。 |
服務對象與內容
|
• 服務對象:受到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未成年少女及成年女性(各縣市之服務年齡不同)
• 服務內容: 心理諮商服務 社工個案管理 法律諮詢 陪同偵訊、出庭 資源聯結 追蹤輔導 |
服務特色
|
• 規劃不同議題、需求目標的團體,提供支持性、治療性的團體諮商,增加多元的復原管道。
• 有精熟性侵害創傷議題的專、兼任諮商心理師提供個別諮商服務。
• 純熟的個案管理工作模式,針對性侵害生存者不同階段的需求,提供配套完備的各項服務。 |
勵馨研究
|
伍維婷、王玥好、廖美淑、汪育如(2012)。台灣性侵害受害人政策檢視及倡議延伸計畫。【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研究案(100H060)】
王玥好、陳瑞芬(2013)。從性別觀點看家內性侵害問題。勵馨25周年「從性別觀點看台灣兒少婦女處境」研討會。
廖美淑、黃雅稜、盧芷儀(2013)。從性別觀點看兒少及婦女多元約會性暴力。勵馨25周年「從性別觀點看台灣兒少婦女處境」研討會。
王玲琇、吳幸芳、顏莉璟、邱晴惠、胡美蓉、盧芷儀 、曾孆瑾(2013)。家庭關係修復服務初探—以合意性交案件為例。2013年倡導兒童權益並鼓勵家庭服務創新國際研討會。
李美媛、陳瑞芬(2014)。一個兒少家內性侵案件母親的生存路--保護體系中諮商專業與社工專業的加乘合作經驗探討。暴力創傷實務工作論文研討會。
姜兆眉、李婉菁、梅惪惠、張亦瑾、林杏足(2014)。性創傷成年女性復原與諮商服務經驗探究。暴力創傷實務工作論文研討會。
洪素珍、莊騏嘉、邱曉菁、徐依婷、陳佳玲、鄧曉平(2014)。戲劇治療團體對性侵害倖存者創傷復原之經驗與影響。暴力創傷實務工作論文研討會。
廖美蓮、陳靜平、許靖健、王淑芬(2014)。台灣性侵害受害人政策檢視及倡議延伸計畫--以兩小無猜條款探討未成年性侵害防治工作之成效。【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研究案(1031H1316L)】
許靖健、陳靜平、王淑芬(2015)。以兩小無猜案件檢視性侵害防治之法律經濟分析。第十四屆台灣社會福利年會暨國際研討會。
蘇芊玲、楊佳羚、陳靜平、李心祺、 許靖健、王淑芬(2016)。台灣性侵害受害人政策檢視及倡議延伸計畫--兩小無猜事件處遇執行之跨國分析比較研究案。【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研究案(1051H1305L)】
楊佳羚、蘇芊玲、陳靜平、王淑芬(2017)。以瑞典經驗探討台灣未成年人非強制性侵害事件處遇之發展方向。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17年年會【彰顯社工價值—看見社會工作影響力】研討會。 |
相關資源
|
一、專文
二、推薦書籍
三、相關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