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生,就是要活得精彩!
【第14屆女兒獎暨第四屆亞洲女兒獎得獎名單】
獎項 |
中文姓名 |
社群經營獎 |
劉又綺 |
蔡金縈 |
|
梁容爾 |
|
勇氣冒險獎 |
臧雨儂 |
林亘 |
|
趙珮雅 |
|
特殊創作獎 |
郭宇芸 |
杜雨雯 |
|
彭亮昀 |
|
數理科技獎 |
林文心 |
賴汶妤 |
|
林佳妤 |
|
體能運動獎 |
方韻華 |
康家維 |
|
鍾淯涵 |
|
亞洲女兒人權獎 |
Hadiqa Bashir 哈蒂康巴希爾 (巴基斯坦) |
亞洲女兒社群經獎 |
Zolzaya Ganbold 佐扎雅甘博(蒙古) |
勵馨基金會今天在國際女孩日前夕舉行第十四屆Formosa女兒獎暨第四屆亞洲女兒獎頒獎典禮,今年有57位女孩入圍,共選出包括特殊創作、體能運動、社群經營、勇氣冒險、數理科技獎等各三名共十五位台灣女兒獎得主;另外第四屆亞洲女兒獎也頒發了亞洲女孩人權獎以及亞洲女孩社群經營獎。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只要給女孩機會,他們就能夠發揮潛能,貢獻社會,他也呼籲社會看見女孩的價值,並呼應聯合國的訴求,投資女孩就是投資世界的未來。
為了鼓勵女孩活出自我,勵馨也特別邀請小燈泡的父親劉大經前來頒獎,他表示,獲邀至女兒獎頒獎感覺很有意義,在小燈泡出事後,他們收到來自社會各界一千多隻絨毛玩具,為了讓大家的善心延續,他們將玩具洗乾淨後轉送給其他四個團體,因此每件事情即使在最糟的狀況,也都有一些正面的意義,希望與大家共勉。
今天蒞臨女兒獎頒獎典禮的貴賓包括外交部NGO國際事務會執行長周麟、中油工業關係處副處長蔡政成、小燈泡父親劉大經、勵馨基金會董事、台大職能治療系副教授潘璦琬、國際崇她社、銘傳大學共同教育學院院長沈佩蒂、鎮金店營運經理周佩怡、台灣首位國際棒球女裁判劉柏君、台灣首位職業綜合格鬥女將黃偵玲、夢想騎士執行長賴雷娜、國民美術推動者劉秀美、聞哲全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連素株等。
頒獎典禮由來自巴基斯坦、蒙古、亞美尼亞的亞洲女孩人權大使及女兒獎得主們魚貫入場揭開序幕,首先頒發的是特殊創作獎,得主之一的彭亮昀個性耿直,重視公平正義,常在校園裡路見不平,發揮正義感幫助弱勢同學,也踴躍參加各項活動或比賽,並且竭盡所能,樂觀面對每一件事。他從小喜好悠遊書海,一日不讀書,便覺無趣,對文史類課外書籍多有涉獵,積極樂觀的閱讀習慣以及強烈的主動求知慾已然根深蒂固,汲取浩瀚知識,如魚得水;熱愛寫作,常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並常藉由創作表達反思。
在體能運動獎上,這次共有11人入圍,得主鍾淯涵身高不到150公分,卻加入輕艇社挑戰激流項目,並夢想站上奧運的舞台。頒獎人劉柏君說,能參與女兒獎就是一種很大的肯定,以前他以為的性別平等,只是因為沒有性別意識,在比賽中,時常有針對他和另一個女教練的加油聲,表示對他們沒信心,但他認為女性絕對可以超越他們。台灣首位職業綜合格鬥女將黃偵玲也表示,女生沒有不可能,千萬不要被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所定義,只要你走出一條路,就可以給後面的女孩啟示。
社群經營獎入圍有14人,是去年入圍最多人的項目,也是今年入圍第二高的項目,得主劉又綺的夢想是讓偏鄉小孩也能夠有同樣的教育資源。他表示,在同學協助下,他創立了「Love Without Distance」平台,利用網路與需要的機構和育幼院合作,協助他們募集到需要的物資。在每一次的協助過程中,他也要求自己及團隊完成募集所需的物資,也盡量採用親送的方法,送達提出需求的對象。因為他認為親自送達的方式,最能讓需要對象感受到愛與關懷,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被愛和教育的權利,不因該因為距離、貧富、家庭而有所影響。
。
而勇氣冒險獎共有16人入圍,是所有項目中最多的,顯示現在的女孩勇於挑戰自我的精神,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去過柬埔寨當國際志工,擴展自己的視野。得主之一的趙佩雅表示,偏鄉教育一直是他專注的議題,海內外從適齡學童到失學青少年皆有,他積極參與教育議題的研討和擔任國家教育研究院愛學網的小顧問,希望藉由網路教育和公有資源來為偏鄉教育解燃眉之急。另外他也擔任公務單位義工,希望能由各個視點或角度來看兒童及青少年們權利與義務以期找到最佳出口。
數理科技獎入圍者則有8人,是這次五種獎項中入圍最少的,可見女性與科技的關係仍有更親密的空間,得獎者中較特別的是林文心,高一高二已在台北醫學院從事科學研究,常在實驗室待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家,而且研究主題是「如何非侵入性的快篩子宮頸癌」,是他應用所學、服務社會、照顧女性的最佳寫照。
另外第四屆亞洲女兒獎也頒發了亞洲女孩人權獎以及亞洲女孩社群經營獎,得主分別是巴基斯坦的哈蒂康‧巴希爾(Hadiqa Bashir)及蒙古的佐扎雅‧甘博(Zolzaya Ganbold)。在女權低落的巴基斯坦,女性只能算半個見證人,而哈蒂康‧巴希爾在巴基斯坦一直致力於廢除童婚,希望女孩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而他也以烏爾都語帶來特別的詩歌朗誦表演,佐扎雅‧甘博則以一曲蒙古傳統歌謠博得滿堂彩。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今天能夠站在舞台上的亮麗女孩們,要記得這是台灣社會很多人的努力果實。讓我們一起學會感恩、回饋台灣這塊土地,啟動更多還在脆弱處境女孩的力量。在此,勵馨也呼籲台灣社會應該看到亞洲女孩的脆弱處境,包括童婚、殺女嬰、就學權被剝奪等壓迫,它需要更多的倡議與關注才能翻轉,讓我們一起啟動女孩力量,認真善待女孩。
每年勵馨都會送給女兒得主一個象徵「女兒就是要活得精彩」的戒指,今年的戒指是由知名珠寶品牌Just Gold鎮金店所設計及贊助,Just Gold鎮金店為表達支持勵馨基金會女兒獎「善待認真女兒、啟動少女力量」的核心概念,戒指造型依勵馨基金會標誌原型做立體設計,期待女孩們在各領域展現多元潛力和精彩面貌,珍視女性自我展現。
※「Formosa女兒獎」得獎者精彩摘錄:
1.體能運動獎:
鍾淯涵 學校/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我是女生 我的夢想是突破自己,站上奧運的舞台。
我是個划激流的女孩,划輕艇激流的運動員,在我的生活裡運動是每天都必須要的。身為運動員,我的身高並不高,所以在一開始就遭受到不被肯定、不被在意的歧視,但我沒因為這樣而放棄,反而每次訓練比別人更加努力,只是在這過程中,我曾覺得好累、不公平,為什麼條件好的人只要一般的訓練就能有成績,而我的訓練卻是別人的兩倍,成績才慢慢提昇,直到拿到一些成績,對自己開始有信心,也讓大家開始肯定我,而不是因為我條件不好而歧視我。越是大家覺得我不能做到的事,我越要挑戰,證明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我允許失敗,但絕不允許自己因失敗而放棄,唯有失敗才能更進步。
2特殊創作獎:
彭亮昀 學校/台北市立中山女高
我是女生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讓世界變得更溫馨、更美麗。
我的個性耿直,重視公平正義,常在校園裡路見不平,正義相助弱勢同學,我希望充實自己,在社會角落發光發熱,成為能給別人溫暖的人。我主動參加比賽或活動,且能達到自己預定目標。踴躍參加各項活動或比賽,並且竭盡所能,樂觀面對每一件事。勇於承擔,對任何工作皆能克服困難,盡心盡力付出,待人處事憑藉誠信。從小喜好悠遊書海,一日不讀書,便覺無趣,對文史類課外書籍多有涉獵,積極樂觀的閱讀習慣以及強烈的主動求知慾已然根深蒂固,汲取浩瀚知識,如魚得水。咬牙苦練大提琴的經驗讓我熬過漫長的辛苦練習,而寫作則讓我可以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我參加文學獎以及多語文競賽,皆能秉持熱忱持續努力,並能藉由創作表達反思。
3社群經營獎:
劉又綺 學校/明道中學
我是女生 我的夢想是讓偏鄉小孩也能夠有同樣的教育資源。
「當我們願意開始脫下在舞台上自己腳上的那雙高跟鞋,願意開始腳踏實地過生活,我看見的是更大的世界。」 這是我很喜歡的話,同時也是我的座右銘。
兩年前,我參加過女兒獎徵選,儘管只獲入圍肯定,但卻讓我重新檢視與思考自己在做的事在同學協助下,我創立了「Love Without Distance」平台,利用網路與需要的機構和育幼院合作,協助他們募集到需要的物資。在每一次的協助過程中,我要求自己及團隊完成募集所需的物資,也盡量採用親送的方法,送達提出需求的對象。因為我認為親自送達的方式,最能讓需要對象感受到愛與關懷。
許多很有愛心的學生喜歡寒暑假或假日到小學辦理夏令營,投注時間與愛陪伴小孩,但我發覺在找尋「適當」學校時其實不是如此容易,我希望Love Without Distance平台未來不再只是單純的物資平台,而是可連結全台各個偏鄉小學,利用網路的發達,統整各校的需求,讓他們的需要被看見。有心想服務的人可跟平台提出申請,我們也會依照學校的需求讓真心想付出的人媒合。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被愛和教育的權利,不因該因為距離、貧富、家庭而有所影響。由於這個想法還在初步規劃中,想透過女兒獎甄選,將夢想與想法讓更多人知道,吸收更多人的意見。
4勇氣冒險獎:
趙珮雅 學校/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我是女生 我的夢想是披上白袍結合科技網路,性別不設限,號召社群力量幫助弱勢身心靈。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曾經跨齡組隊參與海外志工活動,離開舒適圈去柬埔寨睡黃土紅磚地板,並運用英語來進行電腦、醫療教育和課輔的工作。
偏鄉教育一直是我專注的議題,海內外從適齡學童到失學青少年皆有。我積極參與教育議題的研討和擔任國家教育研究院愛學網的小顧問,希望藉由網路教育和公有資源來為偏鄉教育解燃眉之急。另外也擔任公務單位義工,希望能由各個視點或角度來看兒童及青少年們權利與義務以期找到最佳出口。
因為參與志工服務,讓我更加認識國內外的偏鄉需求和文化差異。在了解海內外偏鄉社區需求並記錄他們的文化教育發展之中,讓我深刻體認到教育與醫療觀念對年幼學員的影響相當深遠,比我年長或同年的偏鄉學員往往因為不同的生活經驗和教育,在在影響了日後的選項。
然而海外志工活動往往需要自付機票等交通費用,在我的積極爭取下曾得到台灣區多益志工獎學金10萬元;及獲得台塑六輕工程師在網路社群平台上的宣傳,得到二手電腦的募集,台灣無國界工程師協會也一同出手相助,當初的動難以形容言喻。
期許自己成為無國界醫師,為海內外偏鄉義診並替教育資源缺盡一份心力,達到醫身醫家,跟著台灣走入國際偏鄉服務。
5數理科技獎:
林文心 學校/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我是女生 我的夢想是成為小兒科醫師,為病童服務。
身為一位科學人,我仍懷抱對人文的關懷,參加與蔡英文總統面對面的論壇,參與辯論活動,討論時事議題,也回饋社會參與國小服務學習,陪小朋友一起咀嚼知識,到養老院擔任一日志工。而我參加許多有關性別議題的講座,先藉由深入了解各個性別在社會上的處境與困難後,努力尋找機會,在各個平台為他們發聲。
※亞洲女兒人權獎:
巴基斯坦哈蒂康.巴希爾(Hadiqa Bashir)
獎項/傑出表現
s 發起“女孩團結爭取人權”運動,對抗童婚,協助女孩重返校園。
s 當地Swat Valley 第一位女孩組織國際女孩日並簽署女孩宣言。
s 組織聯署運動、記者會、遊行示威,反對童婚與對婦幼一切形式暴力。
s 2015 Muhammad Ali 國際人道獎得獎人。
自傳
我今年14歲,是一位致力於對抗巴基斯坦部落童婚情況的女權鬥士。我的一個朋友在我7歲時被迫結婚並遭受暴力對待。當我9歲時我的祖父母也要我嫁給一個出租車司機。我後來反抗並說服家人得到求學的允許。因為這些親身遭遇,我後來決定挺身而出宣傳以遏止這個殘忍習俗。我挨家挨戶拜訪以提升人們對反童婚的認知,很多人不支持我甚至將我視為異類,但我仍然沒有放棄。現在我正發起“女孩團結為人權”運動,旨在挽救上百個女孩的生活,並協助她們重返校園。
在一年時間裡我已經成功說服了5個家庭避免他們的孩子被迫童婚,並與其他人權組織合作,保護一位7歲的小女孩被定為SWARA –女孩因原生家庭犯罪而被當作賠償品的邪惡文化實踐。
未來我要繼續提升自己對於女孩議題的了解與倡議能力,挑戰當地傳統父權觀念,善用媒體的力量宣傳反童婚理念,遊說立法者建立預防機制,並召集部落長老支持反童婚運動,消弭因童婚而導致家庭間的暴力,同時募集資金供受害少女發展生活技能。
※亞洲女兒社群經獎:
蒙古 佐扎雅.甘博(Zolzaya Ganbold)
獎項/傑出表現:
s 公主中心在學校重點培育之女權社團召集人
Ø 組織工作坊提升性別意識
Ø 在學校發起政策倡議,成功要求學校改善女廁空間
Ø 舉辦“I’m not a doll”快閃活動
Ø 表演舞台劇“I’m flying girl”
自傳
我今年14歲,來自蒙古的戈壁蘇木貝爾省(Govisümber Province)一個單親家庭。在加入the Princess Center的女權社團前,我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學習在急難狀況下的自身安全防護以及性傳染病的預防。我想了解更多性別議題,並立志成為人權運動者,因此志願加入公主中心重點培育之女權社團,在表演、帶領社團、和舉辦活動等過程不斷增進我的專業知識。
我現在是女權社團召集人,社團主要目的是在學校組織政策倡導活動,這也促使學校改善對女性友善環境。相較於其他低度發展國家,蒙古女孩較沒有童婚、割禮、被迫退學等問題,但她們仍面臨性侵和人口販運等威脅。因此我當選亞洲女孩人權大使,就是要成為蒙古女孩在亞洲和世界發聲管道,並與其他亞洲女孩建立連結以倡議女權。